Search

由於高度防疫和重視個人衛生防護,今年除夕、初一兒童急診的來診數明顯比往年下降,但需要耳鼻喉科醫師處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由於高度防疫和重視個人衛生防護,今年除夕、初一兒童急診的來診數明顯比往年下降,但需要耳鼻喉科醫師處理的個案仍然很多,流鼻血、魚刺、異物塞入鼻腔等常見耳鼻喉科急症不會因為防疫行為而減少。春節假期每天只有一位耳鼻喉科醫師值班,一般非危及生命耳鼻喉急症最長可能需要等候 2 小時,才能見到耳鼻喉科醫師。

除夕夜時,一個小學男童主訴中午將棉花塞入鼻孔,晚上覺得鼻子感覺怪怪才告訴媽媽,用燈光照鼻孔內腔,隱約看到有異物在深處,平常最簡單的作法是會診耳鼻喉科醫師處理,但除夕夜晚餐後有許多耳鼻喉急症湧入急診室,若要等待需要近 2 小時,於是跟媽媽溝通,表示我可以先試著夾看看,若真的無法再請耳鼻喉科醫師處理。

說真的,過去都在有耳鼻喉科醫師值班的醫學中心急診室工作,實際獨立夾出鼻腔異物的經驗不多,但為了不讓家長等候太久,加上我判斷男童是比較可以配合不會亂動的的孩子,因此我有信心可以獨立取出。選定適合的夾子,請男童頭往後仰,將長夾放人鼻孔,憑藉細微的觸感,第三次嘗試時,順利將棉花團取出,前後只花了不到 3 分鐘,幫家長節省了 2 小時的時間。

隔行如隔山。取出鼻腔異物,對於耳鼻喉科醫師是基本技能,但在醫療專科化的台灣,其他科醫師除非有心學習,很難有機會接觸和熟練非本科專業的醫療技能。有些開業診所前輩醫師,為了能服務更多病人,練就一身不遜於耳鼻喉科醫師取出口耳鼻異物技能,但在各科醫師齊全的醫學中心,醫師的能力專業化和分科化,逐漸失去了涉獵其他領域的機會,好處是所學領域極度專業,壞處是其他領域的基礎技能只能依靠其他科醫師,對於病人來說給專科醫師處理擅長領域是合理的選擇,但可能犧牲等候的時間成本,整體來看不一定是最適合的選擇。

對我來說,是不是本科領域不需要糾結,有信心完成的處置自己處理,沒有信心獨立處理的處置會診專科醫師,重點是讓病人得到最適合的照顧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